【財經分析】日本政府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效果恐將有限
日本政府日前召開臨時內閣會議,通過了一項包括減稅在內的經濟刺激計劃,總額超過17萬億日元,旨在應對國內高通脹、提高工資水平并促進投資。
新華財經東京11月4日電(記者鐘雅 歐陽迪娜)日本政府日前召開臨時內閣會議,通過了一項包括減稅在內的經濟刺激計劃,總額超過17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50日元),旨在應對國內高通脹、提高工資水平并促進投資。日本媒體和專家稱,只注重短期社會福利,而不從根本上解決束縛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問題,該經濟刺激計劃效果恐難持續。
旨在促進經濟轉型
日本內閣府2日發布名為“為徹底擺脫通貨緊縮的綜合經濟對策·使日本經濟邁向新階段”的文件,指出日本正迎來擺脫過去持續30多年的以低物價、低工資、低增長為特點的“成本削減型經濟”的機會,將“強化供給能力”和“回饋國民”作為雙輪驅動,助力日本經濟邁向新階段、實現漲工資和促投資的良性循環。
具體來看,該經濟對策由五大支柱構成。首先,為應對通貨膨脹的回饋國民方面,包括為納稅人減稅4萬日元、為低收入家庭發放不超過10萬日元的補貼、電費燃氣費補貼持續至明年春季、支持企業和家庭引入節能設備等。
第二、在提高收入和促進地方經濟方面,提高中小企業的工資水平并強化應對人手短缺手段;實施支持再就業、教育培訓、非正式員工的技能培訓三位一體的勞動市場改革;通過培育大規模出口產地、擴大入境游消費等方式促進地方經濟復蘇。
第三、在促進國內投資方面,通過設立促進蓄電池、電動汽車和半導體等戰略領域發展的稅制等方式擴大國內投資;采取促進海外發展和吸引海外投資等支持初創企業的措施。
第四、在應對人口減少和促進社會變革方面,強化政府行政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優化引進外國人才政策等。
第五、在確保國民安全方面,防災減災領域的基礎設施強化和數字技術活用,以及強化醫療能力等。
日本政府將編制約13.1萬億日元的補充預算,為經濟刺激計劃提供資金。加上地方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投資,日本政府期待將經濟刺激計劃總規模擴展至約37.4萬億日元。
文件稱,該經濟刺激計劃將使年經濟增長率提升約1.2%,對消費物價指數有1%左右的抑制作用。
日本經濟長期疲軟
日本經濟長期深陷通縮壓力泥潭,過去30多年工資和投資增長乏力。潛在經濟增長率體現一國經濟的供給能力。1990財年日本潛在經濟增長率同比增長3.7%,而到了2022財年,該數字只有0.4%。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0月下旬在電視節目中表示,縱覽世界各國的潛在增長率,多為1%左右,必須采取措施提高日本經濟該項指標。
當下日本經濟面臨多重困境:從國內看,個人消費疲軟、通脹持續;從國際看,美聯儲加息令美日息差不斷擴大,日元承受持續貶值的巨大壓力,日本央行擔心美聯儲加息的負面溢出效應將拖累日本經濟。
去年以來,由于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并持續向下游傳導,日本通脹水平不斷攀升。截至今年9月,日本CPI漲幅已連續18個月超過日本央行2%的調控目標。遭遇成本推升型通脹的同時,居民實際收入持續下降。截至8月,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后,日本實際工資收入連續17個月同比減少,實際家庭消費連續6個月同比下滑。
上周日本央行舉行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繼續實行超寬松貨幣政策。受此影響,日本或持續面臨日元走軟、通脹高企等問題。植田表示,央行目前對日本能夠穩定、可持續地達成2%的通脹目標并沒有信心,這是現階段仍需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的根本原因。慶應大學教授白井早由里表示,日元過度貶值令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企業的投資和生產也因此趨緩。
經濟對策目標恐難達成
日本多位經濟學家對新刺激計劃的經濟拉升效果的估算值均低于政府1.2%的目標。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預估岸田經濟對策對日本實際GDP的推升效果為1.19%,日本大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巖下真理的估算值是0.8-1.0%。
《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指出,岸田政府此次經濟刺激計劃與之前歷屆政府一樣,以促進消費和補貼家庭的應急措施為中心,沒有將重點放在勞動力不足和勞動力流動僵化的長期結構性問題上。
報道還指出,此次經濟刺激計劃的出臺,意味著對之前敲定的退休金課稅制度修正的否定。在一家公司就職時間越長、享受稅收優惠的力度越大,成為日本終身雇用的前提,日本式終身雇用被認為妨礙了勞動力的有效流動。
日本經濟刺激計劃中提到,將簡化中小企業關于省力化投資的補助金申請手續。據厚生勞動省統計,正在實施省力化投資的企業在制造業中僅占比23%,在運輸郵政行業和醫療福祉行業中占比更是不足10%?!度毡窘洕侣劇吩趫蟮乐性u論稱,在以上這些勞動集約型行業中,政府政策對促進企業省力化投資的效果有限。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浜利廣指出,要實現1%的潛在增長率,需要進一步采取政策舉措,如果不采取包括修訂稅收制度和放寬監管等一系列政策、以吸引生產基地回到國內的話,實現1%的潛在增長率目標非常難。
SMBC日興證券公司的高級經濟學家宮前耕也表示,由于減稅和發放津貼是暫時性的,與長期減稅相比,效果有限。此外,應對能源價格上漲的補貼措施,從長期看是與節能減碳的努力背道而馳。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不從根本上提升經濟增長力、只一味提高社會福利,是在進一步加重財政問題并把壓力傳給下一代人。
?
編輯:王曉偉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